`
eyejava
  • 浏览: 1253435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上海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24节气

阅读更多
农历及24节气对于农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小时候在农村时每到播种或者其他重大农事时爷爷奶奶都要参照节气来行动,一个不懂24节气的农民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只有方舟子这种被驴踢中了脑袋的城里人才会叫嚣着废除农历。现在很多人都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就整天嚷嚷形同疯狗狂吠。


没想到的是24节气和中医理论还联系的这么紧密,看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才焕然大悟。

24个节气见图:


小暑,大暑 两节 为暑,大暑这节,地面上热最大

立秋为一年圆运动的开始,这时地面压力开始增大,处暑时压力继续增大,这个处就是入的意思,这个压力把地面上的热压入地下, 此时正当中伏,伏就是下降,金气下降,降入地下。夏至第三庚日(带庚的日子)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第五庚日起为末伏。末伏在处暑前后,一过处暑,地面便觉得清凉了,那是因为暑气已慢慢入地了。庚金之降气是大气的压力见《宇宙篇-气象学》解释
秋气肃杀,这个杀实际是降的意思,树叶是阳降落下来归根,这些阳气又被根部吸收第二年重新上升为叶子。

白露、秋分的时候,热降液生,早晚便有了露气。

寒露、霜降时,地下的热更多,地面就开始觉得寒凉了,白露时的露觉得凉,寒露时的露就觉得寒了。随着热气继续往地下走,便出现了霜降,这时地下包括窑洞是热的,但外头开始寒冷了。

立冬、小雪时,降下来的阳热开始下沉,下沉到地下的水中,地面就变得更寒冷了,但地下却更热,矿下的工人夏着棉衣,冬天赤脚就是因为这样。

大雪、冬至时,地面开始出现下雪,雪越大,地下的阳热沉的越深。冬至时,如果地面不冷,或者有雷、雾,则是阳气外泄的表现,容易引起上热下寒的温病,来年春夏更容易出现病。冬至时天和人的下部阳最多,阳多则容易动,也容易病,可能出现遗精白带的现象。

小寒、大寒,阳热进行封藏,寒能封藏。

立春、雨水,地下的阳热开始升出地面,这时候的水是温的,火从水出,阳热冒出地面则成雨水。

惊蛰、春分,冬天时万物随阳热收藏而蛰藏,惊蛰时蛇虫启蛰,草木萌动。春分时地下地上阳热又平分了。

清明、谷雨,因为春分之前升出地面的阳气还在初始阶段,阳气弥漫,地面不明,经过春分,地面的阳热升于天空,地面开始出现清明景象,这个时候雨水也多,是种谷子的好时节,所以叫做谷雨。这个时节因为地下阳根减少,容易患外感发热,食凉药多坏。

立夏、小满,地面的阳气由升而浮,浮上天空则为立夏,满是指地面的热满,这时地下的阳热已经大虚,容易出现下寒之病。

芒种、夏至,地面上阳热小满雨水又多,麦穗生芒将成熟,夏至的至是极的意思,阳热升已经达到一个极限。夏至经小暑大暑而立秋,冬至经小寒大寒而立春,立春则阳升,立秋则阳降。夏至阳降必经小暑大暑的热才降,冬至阳升必经小寒大寒之寒而升。升降的范围大说明中气足,所以夏极热和冬极冷的地方的人聪明(彭子益连这个也研究..)。《内经》说:“夫虚者,阳气出也;夫实者,阳气入也”,秋冬之际阳气入所以人比较健康,春夏反而容易倦怠。

节气中节指竹节,一节之中是顺利通畅的,每个节就难以越过,宇宙中交节则郁而后通。久病之人,交节前三日多死。

另外清明是一个节气,现在又是一个节日,需要分辨一下。
其实清明作为节日的来源是“寒食节”,时间是清明前一两天,源自于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容易能Google到,需要指明的是介子推跑到绵山并非当时不重功名,而是晋文公评功名的时候一时疏忽忘了他,他觉得悲愤于是带着老母亲躲在绵山去了。晋文公一时发昏不小心烧死了他们,觉得太愧对于介子推了,于是自己在这个时段都吃冷食,不开烟火,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愧疚,继而山西民间也跟着响应,于是成了寒食节,随后还发展出了祭祀扫墓这种活动,到了唐代被定为法定节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和清明这个节气合并了,因为时间几乎在一起,所以成了今天的清明节。

介子推死时的绵山和《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著者彭子益有很大关系,彭子益在1925年就在这里办了绵山医院,1927年关闭,他还在当地做过县长,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面提到他。彭子益能把中医理论解释的这么浅显而有条理,功莫大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非常值得一读。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